4、有助于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状况;
5、有助于促进城市生活垃圾减量;
6、有利于降低农产品运输成本;
7、有利于调节农产品价格与供给矛盾;
8、有利于在农产品源头或城市郊区建设农产品初加工或精加工企业,促进当地二产、三产的发展;
9、有利于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10、有利于促进一产现有种养殖模式升级优化;
11、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我国蔬菜传统的供销模式,实现产地集中加工和分散供应的现代流通模式;
12、有利于内地普通劳动者在当地或就近工作或创业,改善他们的生存状态及缓解当地劳动力短缺的现象;
13、有利于推动农村共给侧改革和农村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三、净菜分类
净菜按原料属性分为四类,分别是:
1、植物性净菜(叶菜类、茄果类、瓜果类、根茎类、薯芋类、葱蒜类、豆类、水生菜类)
2、动物性净菜(畜禽类、动物性水产类)
3、食用菌净菜(蘑菇、香菇、木耳等)
4、混合性净菜(两种以上不同种属净菜相互搭配组合)
四、生产工艺
一 、基本生产流程
叶菜类:
基地采摘→预冷→冷链运输→原料验收→挑选→去粗→切分→清洗→消毒(净化)→漂洗→(护色)→去除表面水→包装(气调)→贴标→金属检测→装筐(装箱)→入保鲜库
根茎类:
基地采摘→预冷→冷链运输→原料验收→挑选→去皮→清洗→切分→消毒(净化)→漂洗→(护色)→去除表面水→包装(气调)→贴标→金属检测→装筐(装箱)→入保鲜库
二 、 关键控制环节
1、原料验收:农药残留、兽药残留不得超标。
2、原料处理:将不可食部分去除。
3、消毒(净化):消毒液浓度(净化方式)、水温及消毒(净化)时间控制。
4、护色:护色剂的选择及使用浓度(仅针对易褐变,需要护色的蔬果)。
5、去除表面水:时间及方式的选择。
6、金属检测:剔除含有的金属物质,设备按操作要求使用。
7、温度控制:,清洗水的温度应该在3~5℃,产品储存的温度应该在0-5℃。
三 、 产品要求
1、具有极高的可食用率;
2、感官符合原料的天然性特征;
3、使用方法符合即用性;
4、相关理化指标检测合格;
5、农药残留最大允许限量不得超标;
6、兽药残留最大允许限量不得超标;
7、微生物指标不得超标;
8、致病性寄生虫不得检出;
9、应密闭包装,以真空包装或气调包装为主;
10、净含量和产品标签应符合相关规定。
四、净菜应用模式
1、B2B业务,主要供应给团餐、社会餐饮;
2、B2C业务,主要供应给商超、生鲜店、无人售卖机与互联网平台及终端家庭。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