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时节,我们会看到不少树木的叶子会纷纷扬扬地落下。
那么树木为什么会落叶呢?
原来,植物落叶是一种正常的生理活动, 它是植物为了生长需要而进行的新陈代谢活动或为了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而采取的一种措施。
秋天来到时,天气变冷,雨水也少了,空气变得干燥寒冷,土壤中的水分减少,这时树根吸水的能力也减弱了,不能像夏天一样供给树木那么多的水分。 而树木体内的水分通过树干流向叶子时,除了生长需要吸收掉一些水分之外,还有一部分水分是通过树叶的表面蒸发了出去。
如果秋冬时节叶子的表面也像夏天一样蒸发掉那么多的水分,树木就会因为缺乏水分而枯死,所以, 为了保证自己有足够的水分供给,树木在秋天时就让叶子落掉,以减少水分的蒸发。
落叶并不是全在秋天,一些终年常绿、秋天不落叶的常绿树是一年四季都在落叶的,只是它们脱落的叶子比较少,所以我们看到的都是绿绿的叶子,这些叶子脱落是因为它们生长到一定时期后变“老”了,最后“死”去,离开了树枝。
多数的叶子在落下时背面朝上,
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 叶子的正面是由结构紧凑致密的细胞层组成,细胞一个一个像栅栏,排列紧密,称为“ 栅栏组织”, 而叶子的背面细胞组成比较稀松,细胞之间有许多空隙,有点儿像海绵,称为“ 海绵组织”。叶子的这两种结构不同,使叶子的背面和正面的密度有所不同,所以树叶落在地上时,自然是重的正面着地,背面朝天了。
看似很寻常的一件事,背后竟蕴藏着如此深奧的道理,看来大千世界还有无数的奥秘等待人类去发现。
在诗词中发现科学知识,
在科学中感受诗词之美,
《诗说科学》,
相约每周二,不见不散~
🎨图片 | 百度图库
📝参考文献:
[1]《登高》 古诗文网 [JOL]
[2]《十万个为什么》 汕头大学出版社 [JOL] 2015 P131
[3]《生命迷踪》《科学素质》丛书编委会 [JOL] 2008 P64
[4] 《300首经典古诗词中的奇妙科学》禹田 同心出版社 [JOL]2007返回搜狐,查看更多